王椿教授:精准抗感,降低移植感染的死亡率,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血液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问题,如中性粒细胞缺乏、淋巴细胞功能差等,免疫功能低下。其次,大剂量的放化疗也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两种原因合并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消化道黏膜损伤、物理屏障丧失,使感染的发生率,尤其是致命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当于血液病治疗中最强的化疗和最强的免疫抑制,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是免疫力最低下的人群之一,移植后初期,患者造血和免疫系统还没有重建,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出现病毒激活和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如不能快速有效地控制感染,则很容易发生全身脏器衰竭,最终导致移植失败。因此对于这类人群进行感染防控也是难度最大的。作为移植医生,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感染的防控,患者的死亡率会明显增加。
高博医学(血液病)上海研究中心王椿教授带领团队从“预防”和“感染早期诊断”入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感染防治体系,在大大降低感染发生率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感染,坚持到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关阅读:
早在2015年,由王椿教授率领的团队携手国内五个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经过3年努力,观察了206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最终取得了具有很高临床价值的成果: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够明显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病人的真菌感染,移植后100天内感染死亡率由24.6%显著下降至10.3%,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存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阅读:
1.国际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临床肿瘤杂志)》发表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重要发现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细菌真菌感染学术会议”(BISC 2023)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国内感染、重症、呼吸、血液、临床微生物、临床药理/药学、院感防控等多学科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细菌真菌感染诊疗和抗菌药应用的最新进展。在大会上,王椿教授受邀对“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的话题进行了深度讲解和分析,感染医线对王椿教授的报告内容进行了详细报道。
相关阅读:
王椿教授: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丨BISC 2023
与此同时,CCMTV感染频道特邀王椿教授进行访谈,就真菌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诊疗现状,机遇与挑战请王椿教授进行解读。
相关阅读:
专家介绍
王椿
高博医学(血液病)上海研究中心(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医疗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医学会第九届血液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医师协会第一届血液专科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细菌与耐药防治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第八届血液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
感染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专科分会委员
国内外知名专业期刊发表100余篇专业论文,其中SCI 25篇。王椿教授2001年曾接受英国《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的专访。在全球顶尖SCI期刊《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Blood CancerJournal》等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诱导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机制研究、大剂量依托泊苷在造血干细胞动员中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细胞淋巴瘤、移植后免疫抑制剂调整策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供受者嵌合状态监测以及GVHD的监测等专业论文。
主攻方向: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液科感染的防治。
擅长:复发难治性白血病、成人特别是老年人移植、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重型再障等恶性疾病的诊治。